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欢迎访问银屑病病友互助网官网!

银屑病临床治疗新、特药物(最全)概况

 

银屑病生物制剂概况

 

 

2004年首个治疗银屑病的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上市,揭开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时代的序幕。随着更接近下游的靶点的发现,生物制剂也不断迭代,TNF-α抑制剂、IL-12/IL-23抑制剂、IL-23抑制剂、白介素-17A抑制剂…先后获批上市。

 

生物制剂在治疗银屑病领域进展飞速,特别是生物制剂的广泛研究和临床应用,对银屑病患者产生巨大的帮助。生物制剂是一种分子靶向药物,是免疫学理论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的产物,可对特定靶点进行精准抑制。

 

图片来自网络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TNF-α 是最早上市的银屑病生物制剂,与传统药物相比,TNF-α抑制剂在理论上可以降低潜在的终末器官损害风险。目前TNF-α抑制剂主要有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培塞利珠单抗及戈利木单抗。

 

依那西普 于2004年作为首个银屑病生物制剂获得美国FDA和EMA批准上市,揭开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时代的序幕。

 

该药于2010年在我国获批上市,但适应症不包括银屑病。国内已有类似药获批银屑病适应症。

 

英夫利西单抗 是一种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由人体恒定区和鼠类可变区组成,其中75%为人源化,25%为鼠源化,其对TNF-α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可特异性地通过结合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可溶性和膜结合型TNF-α形成一种稳定的非解离免疫复合物,从而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并阻断导致基因转录及其产生生物活性的胞内信号的启动。

 

该药于2007年9月在我国上市,2020年1月进入我国医保目录。目前国内已有类似药获批上市。

 

阿达木单抗 是TNF-α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由D2E7重链和轻链构成的二聚体,可特异性地与TNF-α结合并阻断其与p55和p75细胞表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此外,多项研究表明阿达木单抗在治疗银屑病甲损害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

 

阿达木单抗于2010年我国上市,2020年1月进入我国医保目录。目前,国内上市的阿达木单抗除了进口的修美乐,还有多款国产类似药。

 

▲ 以下价格仅供参考,请以当地实际价格为准!部分产品有买赠方案,本文不做叙述;排名不分先后。

 

修 美 乐®

 
 

上市许可持有人:艾伯维(AbbVie Deutschland GmbH & Co. KG)

规格/价格:40mg/0.4ml → 1290元;20mg/0.2ml → 1518(2支)

 

格 乐 立®

 
 

上市许可持有人: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40mg/0.8ml → 1080元;20mg/0.4ml → 674元

 

安 健 宁®

 
 

上市许可持有人:海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0.8ml:40mg → 1150元

 

汉 达 远®

 
 

上市许可持有人: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40mg/0.8ml → 899元

 

苏 立 信®

 
 

上市许可持有人: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40mg(0.8ml) → 1088元

 

泰 博 维®

 
 

上市许可持有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40mg(0.8ml) → 799元

 

君 迈 康®

 
 

上市许可持有人: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40mg(0.8ml) → 998元

 

安 佳 润®

 
 

上市许可持有人: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

规格/价格:40mg(0.8ml) → 1060元

 

 
 
 

 

(1)适应症:阿达木单抗在我国批准的适应证是需要系统治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以及对局部治疗和光疗反应不佳或不适于该类治疗的 4 岁及以上儿童与青少年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推荐强度:A)。

 

(2)使用方法:成人首次剂量80 mg,自首次给药后 1 周开始每 2 周皮下注射 40 mg(推荐强度:A)。治疗16周未出现满意疗效时应慎重考虑是否继续治疗(推荐强度:C)。对于治疗超过16周而疗效不满意的患者,可通过增加给药频率至每周 40 mg来获益(推荐强度:A)。儿童患者请遵医嘱!

 

(3)疗效概况:国内一项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显示,阿达木单抗治疗12周时77.8%的患者达到 PASI 75 的疗效。国外一项Ⅲ期临床研究显示,治疗16周时71%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达到 PASI 75 。随后的开放性研究表明,对于初始达到 PASI 75 的患者,维持治疗3年疗效稳定。国外一项针对儿童(4~< 18岁)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显示,治疗16周时58%的患儿达到 PASI 75 。研究显示,阿达木单抗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也有显著疗效,治疗24周时ACR20/50/70分别为57%、39%、23% 。

 

——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2021)

 

培塞利珠单抗 是一种无Fc结构域、聚乙二醇化修饰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药物,对人TNF-α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能够选择性中和TNF-α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该药于200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型银屑病等;2018年5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2019年7月,培塞利珠单抗在我国获批准上市,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介素-12/白介素-23抑制剂

 

乌司奴单抗 是一种抗IL-12和IL-23共有的p40亚基的全人源IgG1κ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由IL-12和IL-23介导的Th1细胞和Th17细胞分化及后续级联炎症反应。

 

乌司奴单抗于200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2019年2月在我国获批上市。2022年1月进入我国医保目录。

 

白介素-17A抑制剂

 

IL-17家族的细胞因子已经成为银屑病和银屑病性关节炎的重要促炎因子。目前在国内上市的IL-17A抑制剂包括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

 

司库奇尤单抗 是一种特异性抑制IL-17A的全人源IgG1κ抗体,可选择性结合IL-17A。IL-17A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相关,在斑块状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该药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在欧洲和中国被批准用于成人斑块状银屑病的治疗。2021年3月进入我国医保目录;2022年10月28日,司库奇尤单抗两种新规格(75mg和300mg)在我国获批,儿童银屑病适应症扩展至符合系统治疗或光疗指征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6岁及以上患者,不再因体重受限。

 

依奇珠单抗 是一种保留了1.8%鼠源的人源化靶向IL-17A的高亲和力IgG4抗体,可选择性地结合细胞因子IL-17A并抑制其与IL-17受体的相互作用。

 

2016年,美国FDA批准依奇珠单抗用于斑块状银屑病和关节病型银屑病的治疗;2019年9月,依奇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2022年1月进入我国医保目录。

 

 

白介素-23抑制剂

 

目前国外已有4种IL-23抑制剂,包括risankizumab、mirikizumab、古塞奇尤单抗和替瑞奇珠单抗,后两款已在我国上市。

 

2017年,美国FDA批准古塞奇尤单抗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2019年12月,中国NMPA批准古塞奇尤单抗用于适合系统治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2023年3月1日进入我国医保目录。

 

替瑞奇珠单抗(替拉珠单抗),2018年3月,替拉珠单抗(tildrakizumab)在美国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适合系统疗法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成人患者;同年9月,该药在欧洲获批。

 

2023年5月3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由康哲药业引进的替瑞奇珠单抗(替拉珠单抗)获批上市。

 

白介素-36抑制剂

 

佩索利单抗(Spesolimab)是一种新型人源化选择性IgG1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白介素-36受体 (IL-36R) 的激活。IL-36通路是免疫系统内的一种信号通路,已被证明与GPP(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等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佩索利单抗已获得包括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和欧盟等多国监管机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GPP发作。

 

 

长期以来银屑病的系统治疗主要局限于维A酸、环孢素、甲氨蝶呤等药物,存在疗效有限、不良反应大等问题。近年来生物制剂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得到了广大医患的普遍认可。基于生物制剂的广泛使用及其显著的疗效,银屑病领域的一大进展便是治疗目标实现了跃升。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坚信将会不断有更佳疗效的生物制剂造福于广大银屑病患者。

 

 

 

银屑病小分子靶向药概况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靶向发病机制中关键分子的治疗策略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除了生物制剂外,小分子靶向药物也日益受到关注,如磷酸二酯酶 4(PDE4)、Janus 激酶(JAK)1~3、酪氨酸激酶2(TYK2)等,治疗策略则包括系统口服用药和局部外用治疗。

 

PDE4抑制剂

 

PDE4可通过特异性水解cAMP而调控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发挥一系列作用。

 

 

阿普米司特(Apremilast)是全球首款获批治疗银屑病的小分子靶向口服药物,可特异性阻断磷酸二酯酶4(PDE4),通过增加细胞内cAMP(环磷酸腺苷)水平,有效缓解银屑病系统炎症。

 

2021年8月17日,阿普米司特(欧泰乐®)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符合接受光疗或系统治疗指征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成人患者;2023年,阿普米司特(欧泰乐®)进入我国医保目录。

 

Zoryve (Roflumilast,罗氟司特) 是一种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新药,可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包括皮肤皱褶部位(如腋下、腹股沟)的银屑病。该药是首款获批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外用PED4抑制剂,于2022年7月,FDA批准Zoryve乳剂上市。

 

JAK1/2/3抑制剂

 

研究发现,JAK-STAT通路可介导I型和II型细胞因子受体下游的信号转导,参与调控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许多关键靶点,如核心致病通路IL-23/IL-17通路。因此,JAK抑制剂被认为是银屑病治疗的有效药物。

 

 

托法替布(尚杰®)是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JAK抑制剂,可有效抑制JAK1和JAK3的活性,阻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2017年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成年患者;时隔两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乌帕替尼(瑞福®)是艾伯维公司研发的一款口服选择性JAK1抑制剂,于2022年在我国上市,目前获批三个适应症,其中包括对一种或多种DMARDS疗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人患者。

 

TYK2抑制剂

 

TYK2是JAK家族成员之一,在介导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2、IL-23等)的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

 

 

BMS(百时美施贵宝)的氘可来昔替尼(Deucravacitinib)是全球首款选择性TYK2抑制剂,其通过选择性与TYK2蛋白调控结构域结合,使TYK2呈非活性构象,来达到抑制TYK2活性的目的。由于TYK2的调控结构域与JAK1/2/3的调控结构域不同,因此,治疗剂量下的氘可来昔替尼不会抑制JAK1/2/3,避免了JAK1/2/3抑制剂的相关不良反应。

 

2022年9月,Deucravacitinib获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2023年欧盟委员会批准了Deucravacitinib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的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这为治疗这种慢性免疫介导疾病提供了新的选择。

 

 

小分子靶向药物具有靶向细胞内关键分子、疗效和安全性良好、可口服或外用患者应用方便等优点。在未来的研究中新靶点的发现将是重点和热点,疗效和安全性更佳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将会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特别说明

 
本文汇编于《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进展》(王云、王明悦、夏杨 等)、《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张耀华)、《银屑病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和《银屑病治疗药物研发进展》;
以上内容仅供银友学习参考,如需用药请遵医嘱;产品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