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病友互助网

欢迎访问银屑病病友互助网官网!

国内首个获批治疗PsA小分子口服靶向药乌帕替尼开出医保处方!

 
 

“膝盖疼,走路也特别费劲。””

“手臂经常酸胀,最严重的时候左臂甚至抬不起来,生活自理都成问题。”

“手上不仅有皮疹,指甲也开始凹陷,有点像快脱落的样子……”

 

 

这是一位银屑病病友的自述:折磨着他的不仅仅是皮肤上大面积的红斑和鳞屑,还伴随着身上多处关节肿胀和剧烈疼痛
近日,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问诊的患者老李,向吕良敬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痛苦日常。确诊银屑病以来,老李不仅忍受着皮肤症状给容貌外观带来的困扰,最近身上多处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更是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令他苦不堪言。
结合临床症状、家族史以及详细的实验室筛查结果,吕良敬教授明确诊断老李患上的是银屑病关节炎(PsA),为他处方了小分子口服靶向药乌帕替尼缓释片(商品名:瑞福®)。恰逢近日新版医保目录在上海正式启用,早前被纳入医保的乌帕替尼按乙类报销。
 

(吕良敬教授为患者开出乌帕替尼处方)
 

吕良敬教授表示:“PsA是银屑病最常见的‘共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乌帕替尼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治疗PsA且进入医保报销的创新口服靶向疗法,随着医保的广泛覆盖,更多饱受银屑病关节炎体征和症状折磨的患者有机会获得更全面、更持久的缓解,帮助他们达到治疗目标,最终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提升社会效益。”

 

 

PsA总是与银屑病“相伴相生”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炎症因子息息相关,这些炎症因子过度表达到皮肤上,就形成了银屑病;如果过度表达到关节处,就会导致PsA的产生。因此,PsA又叫关节型银屑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紧密相关的炎性关节病。

 

研究表明,多达30%的银屑病患者会发展成为PsA1,2。从相关临床数据来看,关节病变并不一定与银屑病皮损同时发生,75%-84%的患者皮损先于关节炎发生,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关节炎会先于皮损发生。

 

 

诊断率低,PsA亟待早诊早治

 

吕良敬教授介绍,与银屑病累及身体多处皮肤相似,PsA的临床表现也同样多样,可累及多个关节身体部位,包括外周关节、附着点、手指(脚趾)、中轴关节等,这些由免疫系统引起的炎症可导致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正是由于PsA症状各异,极易被误诊为其他关节病,再加上许多早期PsA患者对这些关节症状并不重视,总以为忍一忍就过去,缺乏积极就医意识,因此诊断率就比较低。相较于其他常见的关节病,PsA的危害是影响深远的,只要免疫系统持续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这些关节症状非但不能得到有效缓解,还有可能随着时间的延长,引发不可逆的关节损伤,最终导致关节变形和残废。”

 

一项随访数据发现,2年内大约47%的PsA患者出现关节侵蚀。“从更高层面来看,疾病可导致社会劳动力的损失,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对家庭和社会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无论是皮损先于关节炎发生,亦或关节炎先于皮损发生,患者都应尽早到医院接受多学科的筛查,尽早启动治疗。”吕良敬教授补充道。

 

专家提醒,一旦关节出现无法灵活活动,或早起及长久不运动后关节僵硬,或局部关节肿胀、灼痛时,就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防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导致关节不可逆的致残性损害

 

 

达到最小疾病活动度(MDA)治疗目标

全面提升PsA患者生活质量

 

在过去,PsA患者的治疗选择相当有限,包括非甾体类的镇痛药、传统合成抗风湿药,甚至还有在国内未获批适应症的生物制剂。“以环孢素、甲氨蝶呤这些传统合成抗风湿药为例,疗效有限且副作用大,难以应用于患者的长期治疗;对于其他未获批的新型靶向疗法,也难以对患者多重受累部位症状实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需求远未被满足,”吕良敬教授表示。

 

临床上衡量PsA治疗是否达标所采用的评估标准为最小疾病活动度(MDA),达到这一标准意味着该治疗手段可以给患者带来长期获益。目前,国内外权威临床指南都一致认为应当将最小疾病活动度(MDA)作为PsA的的治疗目标3,4

 

据了解,由全球生物制药企业艾伯维研发和开发的小分子口服靶向药乌帕替尼缓释片于去年3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可用于治疗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sA)成人患者。如今随着医保新政落地,该药物现已成为国内首个获批治疗PsA并进入医保目录的创新靶向药物,助力患者更全面、更持久改善PsA多重受累部位症状,从而实现最小疾病活动度MDA,最终切实改善PsA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致残风险。

 

 

吕良敬教授表示,“PsA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新版医保目录落地执行相当于给银屑病患者开了‘一扇门’,不仅提升了患者对创新靶向药物的可及性,同时也能够改善预后,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治疗获益,最终提升社会效益。”

 

END

 

专 家 简 介

 

吕良敬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风湿病研究所副所长,科副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风湿病精准医疗首席科学家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常委

上海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风湿病学会委员

上海罕见病学会委员

Asian Lupus Nephritis Network (ALNN)成员

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委

 

出诊院区及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东院周三全天

西院周五上午

南院周一上午

1 Rodrigo Valdes-Rodriguez, M.D., Shawn G. Kwatra, M.D., Gil Yosipovitch, M.D. (2018). Itch in Psoriasis: From Basic Mechanisms to Practical Treatments. Psoriasis Forum,Volume: 18a issue: 3,page(s): 110-117.
2 Mease, P. J., Gladman, D. D., Papp, K. A., Khraishi, M. M., Thaci, D., Behrens, F., Alvarez, D. (2014) Prevalence of rheumatologist-diagnosed psoriatic 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in European/North American dermatology clinics. J Am Acad Dermatol, 69(5), 729-735.
3 Radner, Helga, et al. "2017 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a core data set to support observation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care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77.4 (2018): 476-479.
4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编写委员会专家组. 中国关节病型银屑病诊疗共识(2020)[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0,53(8):585-595. doi:10.35541/cjd.20200369